南下入川干部史料研究会口述历史
王学诗:口述实录整理
编者按:2025年4月19日下午,山西省阳泉市,原62军184师552团王学诗老革命在他家里接受了我们的采访。现年93岁的王学诗,思维清晰,精神矍铄。他16岁参加了淖马战斗、太原总攻战,荣立一等功;在西北战场上,参加了歼灭马鸿逵骑兵旅的战斗;南下入川,参加了灌县、冕宁、西昌、盐源、木里的剿匪战斗。他在转战千里的硝烟中成长为军队干部,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转业回到故乡成为地方干部。(二)冕山镇误会战
正当此时我第2野战军44师由西昌紧追向冕山镇逃跑的胡宗南军队,与我营造成两支解放军部队误判,打了一场误会战。44师以为是胡宗南的残余势力盘踞在绵山镇,而我营以为是胡宗南的残余要途经冕山镇,这样双方交了火。由于当时夜间天黑,双方打得都非常勇猛顽强,后对方一个战士攻上了城墙,被我方捉住,发现帽子上戴着五角星,胸前有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标记,我们问他是那一部分的,才得知是我军44师的。这种情况下,我营才停止射击,派参谋出城门,同友军联系,44师得知自己人打了自己人,停止了战斗,双方指战员哭成一团。这次误战,我营一连长等19人牺牲,44师伤亡40多人,其中有一名渡江英雄在爆破城门时牺牲。战斗结束后,经两支部队首长研究决定,44师返回西昌,由我团继续追赶逃跑的敌军。
展开剩余86%我团经过一天一夜的急行军,到达越西县甘响英村的山沟里,全歼了胡宗南长官行属,缴获金砖,银锭和银元,战马等。特别是战俘中还有30多名妇女,在我们未追上这股残兵败将之前,被野蛮凶残的匪徒剥光全身,这些妇女无奈,只好用稻草遮盖住自己的身体。我们到达后,营首长动员我们捐内衣内裤,战士们你捐一个背心,我捐一条裤衩,才给这几十名妇女穿上。
(三)盐源卫城罗家村剿匪战
1950年3月,我184师进驻西昌,550团驻扎在会理县,551团驻扎在会东县,552团驻扎在西昌县,部队进行休整,我被提升为副排长。我团一方面负责西昌的城防任务,另一方面配合地方征粮队下乡征粮。
1950年,王学诗于西昌
1951年刚过完春节,西昌地委接到盐源县政府报告,有一小股地主恶霸与流窜在盐源的国民党残余纠结在一起,号称“西南反共救国军”,大约3千多人,盘踞在卫城镇罗家村,每天外出抢粮,杀害我征粮工作队员。552团接到师部消灭这股土匪的命令,正月初五下午我团出发,带领我们执行这次任务的是副师长陈捷弟。经过16小时的急行军,翻越一座大山,于正月初六凌晨2点到达罗家村。到达罗家村后,我们将土匪团团围住。师团首长决定,正月初六凌晨4点发起总攻。预定的作战方案是:先由2营5连悄悄摸进村内,抓1个“舌头”,搞清楚土匪头目的藏身地,而后发起冲击,消灭敌人。岂不知,5连的战士刚刚走进村子里,就钻进了敌人布下的“口袋”,战士们在街内,中了街道两旁房内敌人从暗眼里暴雨般射出子弹的袭击。
由于我军战前对罗家村地形不熟,也对战斗中可能遇到的困难估计不足,一个连进去,仅仅跑出2人,其余全部牺牲。在这种情况下,师首长陈捷弟愤怒地命令炮兵连用迫击炮向敌人炮轰了15分钟。接着又命令1营从东面,2营从西面,3营从南面向里包抄。而我连的任务是占领北面的山顶,堵住土匪的退路。团长周培成亲自带领2营冲进村内,用炸药包一堵墙一堵墙地爆破,一个院子一个院子地地毯式搜索、消灭敌人。一直打到凌晨6点,土匪向北面山头突围,我连12挺机关枪猛烈射击,全体指战员投掷手榴弹,全团合力冲击,经过1个多小时的激战,这股土匪被我军彻底、全部歼灭,一座土山变成了一座血山。这次战斗中,我团付出了380多名指战员牺牲的沉痛代价。即将带我团赴朝鲜抗美援朝的团长周培成也牺牲在这场战斗中,由于团长的牺牲,我团赴朝参战没有成行。
王学诗(右)与战友在西昌1951年
(三)部队培养,学习文化
1952年5月,184师552团改编为公安21团。1953年,我在西康军区文化学校学习文化1年。首先是学校组织的扫盲3千字的学习,紧接着又是学校设置的5分制语文、数学、地理课程的学习。经过考试,我语文5分,数学4分,地理5分。学校发了毕业证书,我被提升为排长。
1954年至1956年,我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步兵学校学习3年。主要学习《科学社会主义》《毛主席新民主主义论》《军队政治工作概论》《连队政治工作条例》等。军事课主要学习了《营连攻防战术理论》,并进行了综合演练与指挥。还学习了《军队队列条例》《内务条例》《纪律条例》《管理条例》《射击条例》等。只有语文、数学、地理高小文化的我,学习上述内容实在太难了,教员讲课,我记笔记记不下来,下课后看书也看不懂。怎么办?离校回部队吧?这是学习上的逃兵。经过思想斗争,我下决心留在步校继续学习。
我克服学习中遇到的重重困难,勤学苦练,遇到不懂不会的就问老师,问同学。对学习内容反复学,反复练。经过一段的刻苦努力,我的学习成绩不断提高。我学习了《营连攻防战术理论》,根据课程要求,我写了1篇“恶守淖马一战”的论文,受到老师的好评,并把这篇论文作为范文印发全班每位学员,我深受鼓舞。我在1956年毕业考试中,政治、军事、管理等12道题,8道得了5分,4道得了4分,被评为校优秀学员,授予中尉军衔。
(四)驻守藏区,木里剿匪
1957年,我从教导队调到本团8连任指导员。我们连奉命驻守木里藏族自治县。我连驻守在三区茶布朗,负责向驻守在东郎的剿匪部队护送粮食、蔬菜、弹药。护送一次来回要4天时间,翻越一座海拔5千余米的马帮亚口山。第一天在大山这边宿营,搭起帐篷,在帐篷内生火、煮饭、取暖。第二天,天刚刚蒙蒙亮就出发,翻越马帮亚口山。山顶空气稀薄,人呼吸都很困难(有一战士因高反牺牲在山顶上)。第二天傍晚7、8点才能到达目的地——东郎村。第3、4天由原路返回连队驻地。路途间总有意想不到的的危险发生。一年共护送了25次,圆满完成了任务。
王学诗(左)1958年与战友合影
1958年春天,有一股土匪流窜到瓦尔寨抢夺财物,祸害百姓。木里县委指派我连去消灭这股土匪,接受任务后,我们在县武装部配合下,经过一天的急行军,于当晚到达瓦尔寨。土匪发现我们后,便向我们开枪,战斗打响。我连在机枪掩护下,向土匪发起冲击,土匪见我来势勇猛,便迅速跑进瓦尔寨大寺院。我连对寺院实施包围,围而不打,安营扎寨,开展政治攻势。首先,派藏族翻译向寺院活佛送信,向他表示,解放军不向寺院开枪,不占领寺院,不伤害喇嘛,确保寺院完好无损,希望活佛配合我军作土匪工作,让他们放下武器。
其次,不间断地向土匪喊话:放下武器缴械投降,我们保证不伤害你们,并发给你们路费,回家与家人团圆。再次,动员土匪家属进寺院做工作。经过1个多月向他们宣传党的寺院政策和民族政策,做耐心细致的说服工作,活佛主动走出寺院,和我们面谈,表示愿做土匪工作。随后,他带10余名土匪向我连缴枪。我当场发给他们路费,放他们回家。他们在党的政策感召下,作仍未放下武器土匪的工作,并带他们向我连缴枪,瓦尔寨活佛还请我连进寺院参观。从此,瓦尔寨各民族同胞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。
在这次剿匪中,先后有20余人向我连交出20余支步枪,腰刀10余把,圆满完成了任务。由于我连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民族宗教政策,成都军区授予我连“先进党支部”“先进连队”称号。
当年年底,我出席了成都军区作战会议,会后,团政委让我回家探亲1个月。我的老婆知道后,抱上刚出生29天的女儿桂英,从西昌坐了3天的汽车,翻越泥巴山,到成都找到我,我把他们母女安排在军区招待所住下。我到街上给她们母女买了御寒的衣帽。而后,我带着老婆和桂英回到了阔别12年的家乡探望父母。
王学诗 1961年
(五)开荒种地,自给自足
1962年1月,我团调到德昌县华林关镇,开荒种地,解决部队粮食问题,以减轻国家负担。团里在安宁河北面给我连划拨了1百余亩老乡曾种过的荒地,我们又在河滩开垦了20来亩沙草地。每个指战员发一把镢头,10天刨完120亩地,接着我们把这120亩地打整成种水稻的水地。有地了,没有肥料怎么办?我们组织全连指战员上山割草砍柴,然后,在地里挖出1米宽、2尺深、20米长的地壕,把柴草放下去,上面覆盖上一层土,然后将柴草点燃,烧成灰,撒在地里。
2至3月育苗,4月插秧。为了解决水的问题,7、8两个连挖通一条从山沟到地里的水渠,解决了地、肥、水的问题。由团统一解决谷种、花生种。每个排分40亩,各排又分配到班,为了实现种地开门红,我连抽调了5名有技术的种地能手,组建了种地管理小组,副连长高春发负责。当年,我们就收获稻谷3万来斤,受到团里的表扬,团里还组织全团来我连参观学习。
1962年,王学诗于德昌
转业回故乡,革命不停步
1963年6月,组织调我到冕宁县武装部工作。1964年10月,我服从组织分配,转业到山西省阳泉市市委宣传部工作。
1970年10月,我调到阳泉市电子工业公司元件二厂任党支部书记、革委会主任。1977年5月,调阳泉市城区任经委主任工作。1980年6月到离休前的十多年时间,我先后任阳泉市城区人民政府副区长、区政协主席等职务。1992年2月,光荣离休。
1988年,王学诗于山西阳泉城区作报告
采访组向王学诗老革命赠送《父辈的南下》画册
2024年春节全家福,山西省阳泉市
(全文完)
发布于:四川省和兴网-按月配资开户-专业配资-最新上线配资app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