提到中国古代的酷刑,很多人第一时间就会想到凌迟,这种极其残忍的刑罚被人称为“千刀万剐”,单听名字就让人浑身不寒而栗。什么是凌迟呢?简单来说,就是把人绑起来,用刀一点一点割肉,割上几百刀甚至上千刀,直到人活活死去。凌迟起源于五代十国时期,到明清时代尤其臭名昭著,专门用于惩罚那些犯下重罪的叛徒或大罪犯。受刑者不仅要忍受长时间的剧痛,往往几个小时甚至几天都不能死,疼痛的折磨几乎无法想象。然而,你知道吗?历史上有位大英雄——岳飞,他所经历的苦,比凌迟还要残酷几倍。并且,这可不是空口说白话,历史记载可见一斑。
岳飞:从贫困少年到抗金英雄
岳飞的故事简直就是一段传奇。岳飞出生在1103年的河南汤阴,家境贫寒,父亲早逝,母亲将他抚养成人。岳飞自小聪慧,酷爱读书,尤其对兵法和历史非常感兴趣。成年后,他拜师周侗,学习武艺,枪法、骑射样样精通。1122年,年仅19岁的岳飞看到国家动荡不安,金兵南下肆虐百姓,于是决定参军,开始了抗击金兵的艰苦历程。
展开剩余83%当时正值北宋末年,金兵横扫中原,朝廷摇摇欲坠。岳飞初时在宗泽麾下任职,宗泽看他有才有勇,于是提拔他成为了将领。岳飞带兵非常严格,纪律性强,士兵们对他心服口服。有一句话形容岳家军的纪律:“冻死不拆屋,饿死不掳掠”,这支军队令金兵闻风丧胆。1130年,岳飞在牛头山大败金军,成功夺回建康(今南京),声名大振。1140年,他进一步北伐,在郾城和颍昌连战连胜,离收复开封只差一步之遥。
不仅仅是战场上的高手,岳飞的文化修养也同样出色。他所作的《满江红·写怀》情感激荡,气吞万里,激励无数人投身报国之志。岳飞还特别擅长书法,据说,他曾把“精忠报国”四字刺在自己的背上,言行一致,忠诚无二。他主张联合河北义军共同抗金,反对朝廷只守不攻的消极政策。在南宋初期,岳飞几乎是唯一一位能够带领大军反攻金兵的将领。
然而,就是这样一位英雄人物,最终却引来了朝廷的怀疑。1141年,正当他准备大展宏图时,宋高宗赵构听信了秦桧的谗言,一道道金牌召回岳飞。岳飞无奈之下只能撤兵回朝,结果一回到朝廷,他就被卸下兵权,并被扣上“谋反”的罪名,关进了大理寺监狱。在监狱中,岳飞受到了极其残忍的酷刑,但他始终没有低头,也没有承认那些虚假的罪名。
比凌迟还残酷的酷刑
岳飞在监狱里所遭受的折磨,远超普通人的想象。史料中记载,他曾遭受过两种极其残忍的刑罚,一种叫做“披麻拷”,另一种是“拉肋之刑”。这两种刑罚的残忍程度,几乎可以与凌迟相比,甚至更加恐怖。
“披麻拷”是宋朝刑法中没有明文记载的酷刑,体现了其极度残忍。施刑过程是这样的:首先,用大木棒或鞭子狠狠地抽打岳飞的身体,把皮肉打得血肉模糊,鲜血如泉涌。接着,用粗糙的麻布把这些血肉模糊的伤口裹起来,麻布的粗糙纤维刺入伤口,疼痛如同针刺一般。随着血液和肉汁渗透到麻布中,麻布渐渐湿透,接着就会被一把猛然扯下,连带着皮肉一起撕裂,伤口再次裂开,鲜血四溅。这种折磨一遍遍地进行,每次撕裂伤口时,仿佛是新的一刀。岳飞在狱中遭此折磨长达两个半月,疼痛难忍,甚至不想吃东西,但他始终坚持硬抗,绝不低头。
“拉肋之刑”则更加致命。狱卒把岳飞的双手绑住,用粗绳子束缚住他的胳膊,然后两名壮汉用力拉扯他的双臂,使得岳飞的肩膀几乎脱臼。同时,另一边的狱卒会用大铁锤猛砸他的胸口和肋骨,骨头被砸断,碎片刺入内脏,血液不断从岳飞口中涌出,痛苦无法言喻。每一次呼吸都带来撕裂般的剧痛,岳飞依旧紧咬牙关,不发一声。最终,秦桧下令将岳飞用这种酷刑致死,岳飞在1142年1月27日,在风波亭结束了他的生命。
凌迟与这些酷刑,谁更痛苦?
与凌迟的“慢刀割肉”相比,披麻拷的折磨更是毫无规律的痛苦,每一次撕裂伤口的疼痛都是重新经历一轮地狱。而拉肋之刑更是致命,短短的时间内便能致命,内脏的剧痛远超凌迟那种“慢割”的痛苦。凌迟虽说是公开的处决,让人目睹下场,但岳飞所遭受的这两种刑罚却是在暗地里进行,既残忍又屈辱。身体和精神的双重打击,远比凌迟更加可怕。
岳飞的死与翻案
岳飞的死是在1142年1月27日,年仅39岁。岳飞的长子岳云也被绞死,部下张宪先流放,后改判死刑。这个消息传开后,民众愤怒至极,整个朝廷都震动了。可秦桧一派却将此事遮掩得严严实实,甚至连岳飞的尸体都随便处理,几乎无人知晓他的遗体被埋葬在何处。
幸运的是,有一名狱卒隗顺不忍心岳飞的冤屈,冒着生命危险将他的遗体偷偷取出,埋在了杭州九曲丛祠边,并种上了两棵橘树作为标记。虽然这举动极其危险,但也体现了岳飞在民间深厚的感情。岳飞的尸体在荒野里被埋藏了二十年,直到1162年,宋孝宗登基后,为岳飞平反,追封他为“武穆”并下令寻找遗体。隗顺的儿子将埋葬地点报出,岳飞的遗体被迁到西湖栖霞岭安葬,并在杭州建立了岳王庙,供后人瞻仰。
岳飞的冤屈可谓是中国历史上最为悲壮的事件之一,但他死后却依然影响深远。他的事迹通过《说岳全传》传颂开来,《满江红》成为了激励爱国的标杆。甚至在元朝,外族统治者都为他修墓;在明朝,他被追封为“武穆王”,而清朝则给予了他“忠武王”的尊号。岳飞那句“文官不爱钱,武官不怕死,则天下太平”至今依然激励着无数人。
今天的杭州岳王庙,是游客热衷的地方。庙前那棵“精忠柏”据说是在岳飞死时枯死的,象征着他那股坚韧不拔的精神。岳飞的一生,正是中华民族坚韧不屈、不畏强暴的象征,他不仅在战场上英勇无畏,在监狱中也忍受了比凌迟还残酷的折磨,但最终他仍然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精神遗产
发布于:天津市和兴网-按月配资开户-专业配资-最新上线配资app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